「那天回去啊,看見幾個熟悉的學生、走到我們一起的位置,看見一些環境上的改變,好多、好多的回憶一湧而上,眼淚就滑了下來…你知道我女兒後來和我說什麼嗎?」難得回來的好友在隔天和我分享當晚她和女兒的對話。
女兒:「那是因為你很想念他們呢~」哇賽!不愧是擁有老靈魂在身上的小女孩!立即突破盲點。
「你知道她下一句接什麼嗎?」不知道。
女兒:「他們死掉了喔?」什麼玩意啊!
今天是清明節,早上很早就醒來,盯著天花板,想著很久沒想起的媽媽、二姐…自言自語地開始和她們說說話,感覺真的很久沒有和她們報平安或是說點什麼了。
親人離開這事無論怎麼準備,永遠都會在心底留下一條傷疤。因為人走了,心就會缺了一塊,曾經有過的歡笑和美好,之後就會化為養份與回憶,靜靜留在一個小小的墓園,我們去清掃的時間,會隨著對方離開的時間點,漸漸淡去。剛開始一丁點的觸摸,都會讓人痛不欲生…久而久之,我們學會不要觸碰就不會有事,或慢慢的對於那塊結痂有了免疫。這人的離去,轉成一塊堅硬的鎧甲,保護底下柔軟又易感的神經。
眼不見為淨這檔事,是會習慣的,而且是種很恐怖的習慣。時間是不是最好的療癒者胖子不曉得,可是每個人都有鴕鳥的心態,以為只要看不見、碰不到、裝沒事就真的會沒事。好啦~某部分來說,隨著時間不斷地奔跑,我們確實能重回軌道,看似沒事,只要不被觸發到關鍵點,那維繫日常的確都不會有問題。
可我們要那麼堅強幹麻呢?
想念對方,就直接承認;覺得悲傷,就直接表達;傷口會痛,就體會苦楚。沒有走過痛苦的人生,絕對會犧牲很多身為人應當擁抱的情感。正因為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才會曉得那些理所當然在眼前消失時,自己有多懊悔…繞了圈,就會更清楚應該怎樣對人、應該怎麼珍惜、應該修正什麼。
我們都會在一次次失去後,領悟什麼才是心靈最重要的東西。
今天看了《寶貝老闆》,深深覺得人們就是因為誤會而結盟,因為了解而更加珍惜,當然也可能因為認清而分開啦~當事情已經來不及改變時…在特定的時間,就大方承認自己的想念吧!然後找信任的人,或可以孤單獨處的很好也很不賴,好好的,和對方說…
好想你/妳/祢!
然後,問問胸口那跳不停的傢伙,是該和誰連絡一下,或和對方說些想說的話呢?點開通訊軟體,或打電話,或去敲敲門。但不要半夜三點!會被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