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很佩服我媽,她是那種講話輕輕柔柔,其他人卻會聽也喜歡跟她交談的人。
五六歲的我其實很討厭菜市場,地上常有髒髒的水、臭臭的魚腥味,媽媽很喜歡推著菜籃車,一攤又一攤,摸一下水果、打一聲招呼、挑一塊豬肉,我就像個小跟班在後面拉著媽媽的衣角,閃著水坑、憋住呼吸,為了轉角的那間店…
菜市場一條巷子轉彎再轉彎處,還沒走到就能聞到一股濃濃的當歸味,在拐彎的轉角,麻醬的味道會加進來。
鐵皮屋簷下有個小小的麵攤,幾張木頭方桌,紅色圓形的鐵腳椅,總是冒著熱氣的湯和煮麵的銀色隔板,一年四季都穿短袖再披著毛巾的老闆,應該有八隻手永遠停不下腳步的老闆娘。
沒有市場討厭的髒亂,我和我媽的秘密小餐館。
-堅持的廚師和忽略的語言
我很喜歡電影《五星主廚快餐車》,有一幕是他兒子不小心烤焦了三明治,「又沒關係,他們是吃免費的。」
主廚立刻拉他到旁邊去談話,「我做的是全世界最好吃的三明治,這樣的三明治是全世界最好吃的嗎?」
兒子思考了一下,再重新回到餐車上。
然後再邊開邊賣的路上,「爸,你要不要看我剪的一秒影片?」
「什麼是一秒影片?一秒可以拍出什麼?」主廚不置可否的搖搖頭。
不懂年輕人的世界,然而每次停好車,沒多久就會大排長龍…
主廚和二廚滿臉的疑惑? 哪來的人潮?
「我PO的,我在粉專和twitter上發了我們的地點。」
兒子聳了聳肩,和他們一起上餐車工作。
主廚做出讓人開心的食物,兒子PO出讓人舒服的描述。
-好壞都是種選擇
當歸湯、麻醬麵、一碟小菜、兩副碗筷,我忙著嘟嘴吹著素當歸時,媽媽會趁熱拌好麻醬、豆芽和麵,拉起麵條分成兩碗,白色的霧帶有麻將的香。
我犀利呼嚕吃得像在吃拉麵,「慢慢吃,不夠還有。」她會拿著衛生紙幫我擦嘴角,一口一口的吃麵,一邊和老闆娘聊天,有時桌上就會多了素雞或油豆腐,「送的送的,多吃點。」老闆娘放下就走了。
我回想起來發現,小麵攤、麵包店、鄰居家、甚至廟裡,媽媽總是能微笑、和善的對話,然後會有一種循環在她周遭不斷的轉。
可是她不是個慈母,她有她的原則。小學一年級我第一次在鄰居家罵「幹拎娘」,沒多久我被媽媽帶回家,沒有被罵。
「你要記得每件事都有好壞兩面,可以著重在好的一面,也可以著墨在壞的。說話也是一樣,你說的好不好聽,都有可能讓人上心。」
我那時候真的聽不懂,只覺得還好不是我老子聽到,這是媽媽教我的最後一件事。
這個月和很多老師聊過天,每位老師都是關心、包容、帶點幽默,所以上星期六我的呈現,才像脫口秀一樣,或許我也想像媽媽一樣,有個高度。(只是幹話還是很多就是…)
有人想知道「如何住院不讓隔壁床討厭」嗎?底下留言告訴我。
日期:200923
#歡迎分享 #寫作 #靈感 #筆記 #故事 #知識小卡 #九月打卡 #胖子日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