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社會版最大條的新聞就該是「高雄三姐弟布丁餘波之阿嬤燒碳事件」…
老實說在昨天的新聞出現時,我首先想到的是那位中原大學的教授訂布丁的理由和目的為何?因為媒體上的訊息非常不清楚且片片斷斷的,只曉得晚了一天送達,然後阿嬤開炮,網站有攻擊文和道歉文,再來就是被網友大肆撻伐…
我 的思考點是,如果教授是為了辦活動或什麼事情去訂布丁,那布丁最後晚了一天才到,那的確沒什麼好去指責或和對方嗆聲的…就像你朋友今天結婚,然後你自己睡 過頭,隔天你能叫對方再結一次、再把所有流程、表演、抽捧花重來一次嗎!腦袋沒洞的應該都能接受妳睡過頭或忘記是你的事不該牽到別人身上這觀點吧?
而後事實也證明教授是為了給學生吃歐趴布丁才下訂的。在商言商,信譽和效率本來就該是身為商家應當有的責任,無法如期出貨或會延犀也該事先和買方,誠意這東西才是做生意的王道,真的做不成生意,那有誠意至少會有好印象。畢竟買賣不成仁義在,有誠信與誠意的商家,自然就能擁有回頭客。
所以志工或阿嬤在line和電話上的態度與立場明顯是不對的!愛心這東西是你們店家主打的東西嗎?今天是自己理虧就把對方歸類到“沒愛心”這帽子裡頭?這是什麼道理?難道不買你家的商品就沒愛心?還是買了你家的商品就勝過七級浮屠,比起扶老太太過馬路更顯得有愛心?
要是所謂愛心就是一個30、50、就算是300塊的布丁好了!那你的愛心會不會太廉價了?
對於店家,我真心覺得以愛心為口號或攻擊點來看,實在有些不可理諭…除非店家能證明買了商品比捐錢給偏鄉兒童或認養小動物來的有愛,或買了你家商品就能登上西方極樂世界之類…不然真的是很有事~~
但本人也不認為網友去洗版或打無聲電話這些失去理智的事情能站的住腳步,這就和林鳳營秒退事件一樣。無論是洗版去塞爆的鄉民,還是打無聲電話又掛掉或立馬買完就秒退的民眾…有個決定性的關鍵:你真的有買過、喝過、吃過、用過它家的商品嗎?
當 事件爆發的當下,跟風響應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只要敲敲鍵盤、打打電話、去賣場拿個推車刷卡付現找客服就搞定了。可是你做這事的背後核心究竟是:你真的因為 買了他們的東西,覺得難吃、難喝、不好用所以你想要退!還是因為大家都說它不好所以你就響應了?那到底不好在那裡呢?是原料、口感、添加物,還是服務、銷 售、店員態度有問題?你是親眼所見、親身經歷還是人云亦云?
還記得之前曾有便當店拒賣便當給外籍朋友的網路文章嗎?最後證實完全是假新聞,不曉得誰多想紅去編撰出來的故事,一堆網友就群起撻伐,甚至想肉搜出究竟是那個店家過份成這樣…
不是親身經歷,沒有科學證據,只是看了網上的文章就跟著揮起“正義”的旗幟去指責別人,這絕不是負責任的態度,網路的便利性反而助長了這種有點偏誤的風氣,有太多人都以為在網上的發言是不用負責任的,然而這是絕對不對的認知!
更 恐怖的是,利用這便利的管道想煽動群眾實在是很容易的事情…一但有人開始行動,就很可能有人群起效法。所以打電話的、秒退的,有人就會說大家都這麼做,我 只是跟著做而己。今天你不喜歡對方的態度或行事風格,你可以有一百種因應的方式,可這並不代表你有權去影響或干擾人家賴以為生的生存之道。你可以不買、不 看、不支持,但你占線、退貨就是阻斷別人購買的權益,你覺得不好,有人覺得不錯,這本來就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的選擇,沒有人有權利去阻擋別人選擇的權利。
打著自以為是的正義,去執行你認為的正義,有時真的不是正義…那是一種“惡”,只是包裝著群眾壓力的惡罷了。
就 和康永哥的話一樣,做善事或想發揮愛心其實是個人自己的行為,付出這檔事本來就不該抱著想要有任何回饋,付出完,你也無權去要求或指導旁人該怎樣生活,那 是他的人生,連他媽都無權替他決定,何況是身為路人的你。那就更謬論根本連付出都沒付出過,只會在螢幕前用鍵盤評論的人,跟風指責很簡單,但你真的曉得自 己是在指責什麼嗎?
回到曾經在街頭上為自己不便去發聲的經驗,要面對無情網友的批評,其實真的是很難受的事,大多的人根本不看你的訴求、不管你的主張,只針對零星、部分的畫面就輕易講出難聽、攻擊的話語…
不是親身經歷,你不清楚當事人感受的話,請在發言前多做點功課,了解前因後果後再來溝通,那絕對比無的放矢來的更有價值,而且才有對話的空間和進步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