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資料表先填一下唷~旁邊可以量身高、體重,有什麼是我能為您服務的嗎?」醫院櫃台,尤其是家醫科或專門在做健檢的部門,這樣的對話應該不陌生,簡短又理所當然的對話,真的…就是理所當然嗎?
前幾天看見一位朋友為了工作得去健檢,第一關:身高、體重。這位坐輪椅的朋友因為不便轉位就問了醫院是否有方便行動不便者測量這兩項的儀器?結論是…沒有!一間醫學型醫院裡竟然沒有能為行動不便者量測身高、體重的設施,有種傻眼的感覺…難道不便轉位就得接受n百年前的資訊,然後一直用、一直用嗎?這樣在用藥、安全和權益上,沒有問題嗎?有!所以這完全就是權益上的受損。
更扯的在後面…當朋友去到櫃台問,因為無法量身高、體重,那這兩部分健檢並沒有做到,是不是能退費?殊不知…櫃台服務員竟然說:不然你全額退費,不要做體檢…不然你全額退費,不要做體檢…不然你全額退費,不要做體檢…
啊?設備不足所以不要做健檢了,所以診斷為絕症就可以不要醫治或不救了嗎?
我真的能理解目前設備確實是未考量到少數族群的需要,所以無法確實地測量這兩樣數值。那遇見問題的醫護人員應當收集意見,設法上呈或讓醫院曉得有這樣的需求。而不是那你不要做哦~我們退你費用…要是我們其他項目全部做完了呢?不要來看報告嗎?那我們花在醫院的時間又要怎麼算?
越是長大越能發現“理所當然”這四個字非常不合理!因為社會上根本就不存在也不該存在這四個字…友誼是經過互動產生的、權益是透過爭取得來的、無障礙是不斷建議堆疊出來的…當使用者的意識越抬頭,服務提供者也應當與時並進,而非用舊觀念、老方式來應對這瞬息萬變的世代。
無力改變或不知怎樣應答的,可以先誠心的接下,之後再請示高層處理,絕不是直接的拒絕,那是一種舀水的動作,令人心寒…同樣的結局,卻可以有很不同的感受。我知道我朋友不是計較那檢查的費用,而是想要反應、要讓人看見不同族群的需求,然後這間醫院才有再進一步的可能,不然永遠都只會停在用以前的、不見得正確的數據。害人,也害己。
坐輪椅十幾年,每次遇上有路人對我說我很棒!很勇敢!很厲害時…我總是微笑接下,說聲謝謝。從沒有逼問對方我那裡棒?怎樣勇敢?厲什麼害?你那隻眼睛又那個地方看到我厲害了?不知道就不要亂講亂說亂給評價好咩!
一定會有人覺得這樣的比喻很怪,可在我的感覺上這就是相似的狀況劇…
幫人加水,設法反應,只要有多一個人認知到有這種需求,那改變的可能性就提上一點,那怕只是百分之零點零零一都好!